免费日韩一区,催眠动漫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动画,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九筒骨,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亚洲成人一区在线观看,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av在线免费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中文字幕导入
無障礙版
文明城市人民建 建好城市為人民

站內查找: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計劃規劃

揭西縣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時間:2025-01-23 11:09:27 來源:揭西縣發展和改革局 作者:

  縣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文件[2]

  揭西縣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與202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4年3月28日在揭西縣第十一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揭西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林培福

  各位代表:

  受揭西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揭西縣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

  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綠美揭西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202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1.7億元,比增2.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2.94億元,比增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92億元,比增-4.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5億元,比增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09億元,比增2.2%;進出口總額2.41億元,比增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4億元,比增22.5%。

  (一)抓好“百千萬工程”,城鄉融合實現新發展。“1+1+7”指揮體系和“1+7+N”配套政策體系建立健全,534個“百千萬工程”項目加快推進,1鎮15村入選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村名單。開展鄉鎮分類工作,將全縣17個鄉鎮(街道)分成1個城區鎮、1個中心鎮、2個農業類專業鎮、2個山水風光特色鎮、3個文化旅游特色鎮和8個普通鎮,引導鄉鎮差異化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完成縣城道路升級改造二期、三山大橋、河婆擂茶街建筑立面改造、新建自來水廠二期和輸水管道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廣德生態區、縣城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建設,打造美麗縣城。統籌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縣城通鄉鎮、通產業園區、通高速公路出入口“三個方向”道路改造提升加快推進,“1+17”灌區改造、城鄉供水一體化、燃氣供應全縣“一張網”穩步推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制定五年城鄉學校布局規劃,搭建以縣中心幼兒園為核心園、上砂鎮中心幼兒園為實施主體、上砂鎮所轄農村幼兒園為服務對象的“1+1+N”立體式城鄉幼兒園共同體,基層中醫館、村衛生站規范化建設覆蓋率在全市率先達到100%。

  (二)堅持制造業當家,工業產業獲得新動能。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家,新增技改備案企業17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組建省級工程中心1家、市級工程中心21家,跨境電商出口實現“零突破”。推動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壯大,電線電纜行業協會圓滿完成換屆,出臺《揭西縣促進大宗商品貿易支持制造業扶持辦法》,修訂《揭西縣進一步促進電線電纜產業規范引導提升若干措施》。推動縣產業園提質升級,擴園征地工作順利推進,新增入園企業34家,計劃總投資70.86億元;推動“園中園建設”,與東莞市大嶺山鎮簽訂合作共建產業轉移園協議,推動兩地產業轉移合作整體布局、一體發展。全面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搶抓省推動新一輪產業有序轉移機遇,實行“一月一招商”,共赴外地開展招商引資12次,舉辦大型招商推介會10次,成功招引珠三角產業轉移企業14家。全年共簽約項目134個,合同投資總額191.33億元;開工項目107個,完成投資19.59億元;投產項目74個,產值貢獻25.06億元,稅收貢獻3484.5萬元。

  (三)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完成墾造水田3086畝、高標準農田0.2萬畝,實現糧食產量17.47萬噸,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4.19%,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39%;新增流轉土地0.71萬畝,整治撂荒地0.27萬畝;田長制獲評廣東省先行縣綜合評價二等獎,在全市率先完成骨干糧庫建設,五云糧庫、金和糧庫獲評廣東省“AAA級糧庫”稱號。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成立茶葉產業鏈聯合黨委,新增創建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個,新獲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8個,廣東伍寸農業有限公司菜心、揭西縣云頂茗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獲評廣東農博會農產品金獎,揭西橄欖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一二三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雨污分流、村道硬化、垃圾處理等項目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單改雙”有序鋪開,農村“四小園”建設加快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建設縣鎮村三級防返貧動態監測預警工作平臺,全覆蓋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深化文旅活縣重點任務,全域旅游收獲新成效。推動景點景區提檔升級,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大鹿農業公園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踏尋鄉土風情·品味多彩揭西”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加快推進文旅項目建設,完成乾隆水上樂園建設,扎實推進火炬村新農村建設及重點景區旅游基礎設施配套、京溪園鎮粗坑村紅色旅游及美麗鄉村提升、萬梅谷三秋田園等項目建設,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持續打響生態旅游品牌,三山國王祖廟獲批復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功舉辦中國·揭西鐵人三項公開賽、青少年山地自行車(山地)錦標賽等活動,揭西旅游知名度持續提升。旅游市場加速回暖,全縣A級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約68.74萬人次,比增31.9%;旅游收入約3401.76萬元,比增2.7%。

  (五)推進綠美揭西生態建設,綠色轉型實現新突破。全面鋪開綠美揭西“六大行動”,完成綠美生態鄉村(社區)建設98個,建成綠美古樹鄉村4個,通過市級評審認定森林鄉村5個,打造古樹公園17個,榮獲“綠美廣東競風華”揭陽站海選“優勝獎”、省總決賽“優秀組織獎”。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9.4%,國考、省考、市控斷面和10個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全面達標,土壤和固廢總體安全,未發生嚴重環境污染事件。進一步完善環保設施,完成縣環保能源產業園、縣建筑廢棄物和市政污泥資源化綜合利用等項目年度建設任務,鳳江鎮青頭庵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及陽夏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建成投用,累計建成市政管網314公里、雨污分流管網2239公里。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全年新能源新增發電量5197萬千瓦時,比增82.35%。

  (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場主體迸發新活力。緊扣“三個最”優化政務服務,共優化政務服務事項543個,如今可辦理依申請類事項共1421項,事項辦結率基本達到100%,全部實現對接上級政務服務網。推動“跨域通辦”,與深圳市龍華區合作簽約,可在揭西辦理的龍華事項145項,可在龍華辦的揭西事項24項,滿足群眾企業異地辦事需求。同時,持續推進“一把手走流程”“一件事一次辦”“就近辦”“免證辦”等改革措施,統一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結時限等要素,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辦理。不斷優化市場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實領導掛鉤聯系、“企業聯絡員”、重點企業服務、“一企一警”等工作機制,強化“一對一幫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全年累計發放技改獎補資金392.29萬元、“小升規”獎補資金520萬元,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深入推進誠信揭西建設,大力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用好“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三張清單,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社會環境。2023年共歸集“雙公示”數據1.91萬條,比增46.9%;信用承諾1.52萬條,比增68.9%。

  (七)共享發展促共同富裕,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2023年全縣民生支出47.4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5%。10件民生實事年度任務如期完成。民生保障基礎不斷夯實,城鎮新增就業2838人,參加養老保險達45.22萬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5%、10%,獲評廣東省兒童友好示范縣。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不斷進步,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所,升級改造學校67所,新增公辦優質學位4020個;全面完成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年度任務,縣域醫共體達到國家緊密型標準,縣人民醫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成功通過省評審,縣第二人民醫院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國家推薦標準、位居全國鄉鎮衛生院17名,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綜合大樓和縣精神康復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門診醫技樓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建成1個縣級、2個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9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站,掛牌啟動2個“長者食堂”,新增3個社區體育公園、10個全民健身設施示范點。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平安揭西、法治揭西建設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反電信詐騙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2023年,在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下,揭西縣經濟社會總體穩中向好。同時,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一是經濟企穩上升的基礎仍不牢固。外部環境仍復雜嚴峻,企業投資信心偏弱,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難度加大,居民消費意愿不強。二是要素保障不足。建設用地供給緊張,財政支持力度有限,功能配套服務設施尚不完善,人口持續外流,傳統觀念較為突出。三是產業轉型有待加快。產業附加值較低,科技含量不高,新興產業企業規模較小、數量少。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仍然繁重。養老、托育、教育、衛生、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務尚有短板,污染防治、鄉村振興、社會治理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二、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全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

  全縣上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生態發展示范區”功能定位,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實施“工業富縣、農業興縣、文旅活縣”工作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把握主動、贏得先機。

  綜合研判面臨的形勢環境和宏觀政策的最新趨向,結合我縣發展階段性特征和經濟發展環境等因素,2024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8%,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7.5%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搶抓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東莞市大嶺山鎮對口幫扶、“雙百行動”、縱向幫扶等機遇,高標準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合作園區,發揮園區集聚效應優勢,招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主動融入大灣區產業鏈價值鏈體系。重點抓好“4+17”典型培育,集中資源力量抓好典型鎮村項目建設,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實現面上鄉鎮整體提升。著力提升城鎮建設能級,突出抓好北部新城、東部新區建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全面強化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鼓勵企業利用自籌資金開展農房風貌提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積極向上爭取深圳至汕尾鐵路延伸至梅州段線路(新梅汕高鐵)、廣河客專揭陽高鐵線途經或延伸至揭西并設站,開工建設甬莞高速棉湖互通立交,抓好國道G235線龍潭至五云段升級改造、S237線灰寨至棉湖段改建及配套、省道S239線良田至縣城段路面改造等項目建設,全力推進農村供水“三同五化”工作,加快推進“1+17”灌區改造、城鄉供水一體化、燃氣供應全縣“一張網”等工程建設,配合做好龍頸水庫擴建工程,同步推進大洋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千兆光網和5G網絡,相對集中布局建設新能源充換電設施。

  (二)大力實施“工業富縣”工作部署,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電線電纜、生物制藥、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加強引導和挖掘潛在的新的發展行業,促進優勢行業和新興行業迅速進入新的擴展期。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大力推動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縣產業園擴園提質工作,全力推進擴園征地組卷報批和平整工作,盡快完成通用廠房建設,持續推進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水排污管網工程、園區道路升級改造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重點招引一批電線電纜企業集聚進園,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打造“千畝百億”產業集聚區。加快5個鄉村工業園“工改工”,推動有限的產業用地集約利用,形成以產業園區為核心、鄉村工業園為補充的工業點狀集聚發展格局。堅持“三貢獻一高一強”標準,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責任制,實行“一月一招商”,精準招引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圍繞縣域特色產業,形成招商圖冊,建立常態化招商引資信息跟蹤機制和重大招商項目全流程跟蹤服務機制,提高招商精準度和成功率。

  (三)大力實施“農業興縣”工作部署,加快描繪鄉村振興藍圖。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持續抓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墾造水田、土地集中流轉等工作,完成不低于45萬畝糧食生產年度任務,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500畝以上,統籌推進918畝可復耕撂荒地整治,建設3個以上水稻(雙季)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加快推進水稻產業園、育秧中心等項目建設,堅決遏制和打擊亂占耕地建房、辦廠等違法行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大力推進農業產業鏈“鏈長制”建設,新增創建水稻、番薯2條縣級農業產業鏈,推動2個省級、6個市級、22個縣級農業產業園提檔升級,加快建設和正牧業養殖基地、塔頭鎮萬畝甜玉米產業園示范創建等項目。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發展精深加工和產地初加工。加強農業品牌建設,集中力量打造“風味揭西”“粵字號”“三品一標”、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名特優新等農業品牌,大力推進生產、供銷、信用綜合試點工作,積極搭建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拓展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穩定銷售。深入研究目前全縣農村的短板和強弱項,加強農村資源優勢的合理利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加強與電商、農產品加工配送企業的深度合作,在資金投入、種植技術、產品加工、銷售運輸等方面逐步支持各村發展,力爭打造一批特色強村。

  (四)大力實施“文旅活縣”工作部署,加快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強化三山國王祖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保護傳承和規劃建設,積極申報“三山國王祭典”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創新文旅融合發展,以“旅游+”實現點轉面的旅游服務提升,發揮大景區帶動作用,推進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三山文化等重點景區與南山鎮火炬村、大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紅色旅游景點聯動發展;鼓勵黃滿寨瀑布旅游區等主要景區加快提質升級,引導景區積極開展創新服務和特色產品供應,圍繞“中國天然氧吧”金字招牌,加強拓展應用和提升全域旅游效益。深化與國家奧林匹克中心合作,盡早開工建設揭西文體中心。完成潮惠高速坪上服務區“百千萬工程-助農驛站”建設并營業,謀劃建設黃蓮湖農旅開發項目,有機串聯坪上鎮萬梅谷,一體連片打造農旅特色觀光帶。加強旅游公路在全縣鄉村線路延伸建設,拓展和利用金和鎮山湖村、塔頭鎮舊住村、京溪園鎮粗坑村、棉湖鎮鯉魚溝村、坪上鎮萬梅谷等鄉村旅游項目資源,串珠成鏈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利用景區資源優勢、平臺優勢,設計多樣化的紅色研學、愛國主義教育等項目,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強文旅宣傳數字化應用和節日賽事活動宣傳,積極對外推介我縣各大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和成效,不斷提升揭西旅游知名度、美譽度。

  (五)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抓好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五邊”綠化工作,緊盯綠美揭西建設“六大行動”年度任務,建成大北山森林公園綠美示范點、廣德庵郊野公園綠美示范點和4個省級森林鄉村、17個綠美古樹鄉村、34個綠美生態示范村、17個綠美紅色鄉村。籌備做好迎接新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準備工作,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和“田長制”,系統抓好國控斷面穩定達標、重點流域及黑臭水體治理、大氣污染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大力開展“千村萬池百里河道”清淤行動,加快縣環保能源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全面補齊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行動,穩妥有序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全力保障高質量項目用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節能降碳。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標準體系和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市場交易、保護補償、實現保障與實現推進七大機制。

  (六)大力實施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加快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搶抓省推進擴權強縣和強縣擴權改革機遇,落實好與事權下放相銜接的編制、資金、技術等保障機制,做到接得住、管得好。持續推動“三個最”政務服務落地落實,完善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依申請類事項,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工作,優化鎮村政務服務效能,穩步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商事主體住所、企業注銷便利化制度等改革工作,持續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落實數字化電子發票試點工作。全面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落實落細產業、財稅、金融和水電氣等系列惠企政策。建立重點招商項目代辦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務,快速服務項目落地建設。完善“企業聯絡員”制度和重點企業服務機制,加強“一對一”掛鉤指導幫扶,積極為企業紓困解憂,助推企業做大做強。推進誠信揭西建設,實施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三張清單,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加強失信治理,規范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推進信用承諾履約反饋、綜合信用評價、信用核查等工作。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工作,設立國有企業改制專項資金,加快推進揭西糖廠、棉湖菓子廠片區改制和棉湖解放路公產房移交等工作,關停并轉長期虧損企業,盤活閑置資產資源;探索成立鎮級國企開發公司,建立健全企業與村集體、村民之間利益聯結機制,以市場化模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經營性項目管理。

  (七)大力實施民生保障工程,加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快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大力開展“鄉村工匠”“農村電商”培養計劃,落實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就業創業激勵政策,大力實施以工代賑,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鞏固擴大醫保、社保覆蓋面,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用心辦好“長者食堂”,全面做好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工作。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面落實“雙百行動”工作要求,深化“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推進“1+4+N”學校建設,按時完成揭西一中建設提升、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等項目,推動揭西中洲教育城盡快落地,深入實施“強師工程”“名校長工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醫技隊伍技術水平,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地下停車場(一期)、縣第二人民醫院地下停車場等項目建設,提高縣域醫療衛生水平。鞏固國家衛生縣創建成效,扎實推進國家、省衛生鎮創建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優化完善15分鐘文明實踐圈,力爭入圍“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認真做好軍民融合、國防動員、人民防空等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范縣。抓好重要民生保供穩價,堅決化解安全生產、房地產、金融、糧食能源、食品藥品、社會穩定和債務等領域風險,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守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風雨多經志彌堅;使命如炬,征程萬里再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守正創新、砥礪前行,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開創揭西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生態發展示范區、生態宜居美麗示范縣、國家級全域生態旅游目的地。

  附件:2024年縣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草案)

相關附件:
廣東省人民政府 揭陽政府網 普寧 揭東 惠來
主辦單位:中共揭西縣委 揭西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揭西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站點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備案號:粵ICP備13010215號
技術支持:廣東信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
聯系我們:0663-5232610(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網站標識碼:4452220001 粵公網安備 4452220200011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欧美精品xxxxx| 精品一区二区超碰久久久| 精品特级毛片| av午夜剧场| 国久久久久久|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99久久精品国产系列|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69堂|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 日韩av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视频| 国产91一区| 亚洲精华国产欧美| 性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午夜精品影视|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区国产|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777| 日本看片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三级| 久久九九亚洲| 性欧美精品动漫| 91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99| 7799国产精品久久99|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黄在线看| 久久伊人色综合|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 国产一级不卡视频|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二区免费视频| 午夜wwww|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午夜电影在线|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潘金莲|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91嫩草入口| 欧洲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6| 波多野结衣女教师电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91| 久久夜色精品亚洲噜噜国产mv| 大bbw大bbw巨大bbb| 国产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久久久综合亚洲91久久98|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欧美精品久|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九九九九九九| 91精品色| 午夜欧美a级理论片915影院| 黄色av中文字幕|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美女脱免费看直播| 亚洲女人av久久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徐州|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999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二区| 国产大学生呻吟对白精彩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777| 久久人人爽爽|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88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