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交通集團的幫扶下,山湖村建成美麗新農村。涂英鵬 攝
春節期間,揭西縣金和鎮山湖村洋溢著溫暖、祥和、喜慶的氛圍。山湖村自古有“水上蓮花”之稱,該村最大的特色便是500畝天然湖環繞整個村,有“一水抱村流,山湖若碧玉”的美譽。走進山湖村,在村中環湖柏油路上行走,記者切身感受到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里道路規整,基礎設施完善,群湖水體干凈,環境優美……從貧困村變成美麗鄉村,村民對家鄉的變化感到十分欣喜和自豪。
2016年4月以來,省交通集團定點幫扶山湖村,眼下該村的貧困戶均已基本脫離貧困,在保障物質需求的同時,精神文化面貌也得到了提升。扶貧單位的進駐,也極大地改善了山湖村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切實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此外,村公共服務綜合大樓、中心文化公園、人居環境改善等項目相繼啟動,山湖村村民的生活質量將得到更大的改善。
在山湖村苗圃場,花木在明媚的陽光中蓬勃生長。記者前往采訪時,今年45歲的村民張美紅正拿著大剪刀在修剪苗木枝條。去年,張美紅被評為“脫貧光榮戶”,在此之前,不幸喪偶的她僅靠做農活及打臨時工養活3個孩子和婆婆,家里常常入不敷出,需要依靠低保和親戚幫助才能勉強維持。自2018年2月起,張美紅作為幫扶對象到山湖村苗圃場就業,從事種植、修剪枝葉、澆水噴藥施肥等工作,每天能有120元收入。同時在省交通集團的幫助下,張美紅家建了新房子,她的兩個子女也被安排到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家庭經濟收入更加穩定,她家的生活寬裕了許多。“非常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省交通集團,是大家的幫助讓我家擺脫貧困,過上了好日子。”張美紅認為,幫扶工作的推進落實,使村里貧困戶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情況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黃昏時分,陽光斜照在山湖村去年底剛建成的西門活動場所,這里設置了籃球場、乒乓球桌及休閑健身器材,周圍房屋墻上畫滿了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年輕的村民在打籃球,老人帶著小孩在開闊的場地上玩耍。52歲的村民楊秀芬告訴記者,西門活動場所這個地方以前是一片荒地,很少有人到這里來,但活動場所建成后便十分熱鬧。近幾年來,山湖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美化了,村中新增的這些活動場所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現在她常帶著孫子出來散步,看著越來越美的鄉景,內心對家鄉的熱愛又增加了幾分。
扶貧單位的進駐,不僅讓山湖村貧困戶脫貧,也使整個山湖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民楊樹忠坦言:“相比以前,我們村現在可以說是煥然一新,還常有外地人慕名前來參觀游玩,這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希望我們村越變越好。”聽聞接下來省交通集團還計劃把山湖村設計打造成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花園式美麗鄉村,楊樹忠心中更是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