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文號: | ||
---|---|---|---|
目錄組配分類: | 審批標準化 | 發布時間: | 2023-03-29 09:49:54 |
近日,我市印發《揭陽市便民利企“三個最”行動方案(2022-2024 年)》(以下簡稱《方案》),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個最”工作部署,扎實開展便民利企行動,切實提升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方案》圍繞“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有突破、三年大提升’的目標,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讓群眾和企業真切感受到辦事創業省事、省時、省心。”這一工作目標,提出減少審批事項、減少證明材料、減少流程環節、減少辦理時限、減少跑動次數、增加“一件事”辦理、增加優質公共服務辦理“五減少兩增加”共25項重點任務。
在減少審批事項方面,《方案》提出,要對照上級要求,檢查審批事項是否存在名稱等基本要素不一致的問題,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同步系統,以及對于上級取消、調整、下放、委托的審批事項,做好落實和銜接工作。要逐項清理本級審批事項,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和不必要的材料,減少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交材料,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辦理。要嚴格落實審批事項清單之外一律無需實施審批的要求,大力整治變相審批。
在減少證明材料方面,《方案》明確,凡是政府部門能夠提供的證明,群眾和企業無需提供。全面清理煩擾群眾和企業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梳理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和辦理量大的高頻事項,通過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精簡申請材料,消除審批服務中的模糊條款以及屬于兜底性質的“其他材料”“有關材料”。依托廣東省政務大數據中心省市一體化揭陽節點,做好電子證照簽發工作,除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出示紙質證照或實體證照外,各地各單位在證照查驗、政務服務、行政執法等工作中應承認群眾、企業出具的電子證照。依托電子證照庫和“粵省事碼”“粵商碼”應用,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
在減少流程環節方面,《方案》要求,要精簡審批環節,消除內部不必要的審批審核流轉環節,推動審批通過即時出證、審批結果及時告知、辦理證照郵寄可達,辦理過程需要現場勘驗、技術審查、聽證論證的,通過聯合辦理、同步推動,加快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對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落實牽頭辦理負責制,建立健全部門聯辦機制,推行并聯審批。對重大民生事項、重點建設項目,開辟“綠色通道”。
在減少辦理時限方面,《方案》強調,梳理各單位“馬上辦”事項,成熟一批、錄入一批、自主公布、動態管理,不斷提升“馬上辦”事項占比,減少群眾和企業辦理等候時間。承諾時限不得長于法定時限和政策要求時限,不得長于上級部門確定的承諾時限。推行 24 小時自助服務,不斷拓展服務內容,納入更多服務事項,配置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無間斷的服務。依托“粵省事”“粵商通”平臺,對條件符合、系統能夠自動獲取相關校驗證照和數據的查詢類、辦理類業務直接進行智能審批、實時辦結。
在減少跑動次數方面,《方案》規定,優先推行“網上辦”,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實行線下“一門”服務,全面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服務模式,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積極推行“就近辦”,公共教育等群眾經常辦理且基層能有效承接的政務服務事項,以委托受理、授權辦理、幫辦代辦等方式下沉至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辦理。推行告知承諾制,完善容缺受理服務機制,優化前置服務。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門壁壘,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推動高頻服務事項在全市、全省、全國跨區域通辦。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場所統一、系統統一、內容統一、制度統一、保障統一。
在增加 “一件事”辦理方面,《方案》提出,同一部門涉及多個科(室)的“一件事”政務服務事項,由本部門一個業務科(室)負責牽頭辦理,涉及跨部門辦理的“一件事”實行“首接受理、協同辦理、限時辦結”審批模式。圍繞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個人從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涵蓋出生、教育、就業創業等重點領域,開展“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
在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方面,《方案》要求,要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增強醫療、教育優質資源的輻射效應,推進“互聯網+醫院”“互聯網+學校”服務,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體育健康需求的社會福利化服務。要提高公共服務便利度,優化學校、醫院、銀行等公共服務單位和水、電、油等公共服務行業的服務流程,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和就近、就地的便利服務,充分發揮揭陽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作用,推動更多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此外,《方案》還就推進便民利企“三個最”行動的組織領導、考核評價、工作保障提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