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縣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
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揭西縣財政局局長 邱旭輝
各位代表:
我受揭西縣人民政府的委托,現就我縣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如下,請各位代表予以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
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在上級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縣九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預算草案為目標,全力以赴抓收入,不斷強化公共財政職能作用,切實加強財政監管,優化支出結構,注重民生,確保重點,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財政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確保了縣政府中心工作的開展和重要政策措施的實施,促進了全縣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全縣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收入方面
2015年財政總收入完成431766萬元,為年初預算322409萬元的133.92%,為調整預算408597萬元的105.67%,比上年收入358645萬元增收73121萬元,增長20.39%。總收入中的主要項目是:⑴縣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459萬元,比上年增收4411萬元;⑵上級補助收入284888萬元,比上年增加35450萬元;⑶年終滾存結轉收入79236萬元;⑷調入資金11281萬元;⑸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4902萬元。
2015年縣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1459萬元,為年初預算53164萬元的96.79%,為調整預算49164萬元的104.67%,短收1705萬元,比上年收入47048萬元增收4411萬元,增長9.38%,其中:稅收收入36983萬元,為年初預算39547萬元的93.52%,為調整預算35012萬元的105.63%,短收2564萬元,比上年收入34389萬元增收2594萬元,增長7.54%;非稅收入14476萬元,為年初預算13617萬元的106.31%,為調整預算14152萬元的102.29%,超收324萬元,比上年收入12659萬元增收1817萬元,增長14.35%。具體分部門收入情況是:
⑴國稅部門收入完成10692萬元,為年初預算11769萬元的90.85%,短收1077萬元,比上年收入10234萬元增收458萬元,增長4.48%。
⑵地稅部門收入完成28209萬元(含非稅收入1918萬元),為年初預算29104萬元(含非稅1326萬元)的96.93%,短收895萬元,比上年收入25388萬元增收2821萬元,增長11.12%。
⑶財政部門非稅收入完成12558萬元,為年初預算12291萬元的102.17%,超收267萬元,比上年收入11426萬元增收1132萬元,增長9.91%。
非稅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為28.14%。
2、支出方面:
2015年財政總支出386815萬元,為年初預算322409萬元的119.98%,為調整預算數369188萬元的104.78%,比上年總支出279409萬元增支107406萬元,增長38.44%。其中: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979萬元,比上年公共預算支出278107萬元增支103872萬元,增長37.35%;⑵上解支出1500萬元;⑶地方政府債券轉貸還本支出3336萬元。
3、平衡方面:
2015年財政總收入431766萬元,財政總支出386815萬元,結轉下年支出27827萬元(主要是上級專款結轉和額度結余,包含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1013萬元),建立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7124萬元,實現了預算收支平衡。由于財政歷年包袱沉重,2015年收入增長雖然較大,但是政策支出、民生、社會保障支出大幅增加,至2015年底財政仍然存在包袱2000萬元,主要是鄉鎮超收及政策性支出當年無法兌現,需新年度承擔支付。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15年,基金預算總收入40109萬元,其中:1、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591萬元;2、上級補助收入12619萬元;3、上年結轉收入24799萬元(主要是上級專項基金結轉);4、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100萬元。
基金預算總支出35924萬元,其中:1、政府性基金支出29451萬元;2、調出資金6373萬元;3、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還本支出100萬元。
2015年,基金預算總收入40109萬元,基金預算總支出35924萬元,結轉下年支出4185萬元(主要是上級專項基金結轉),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三)社保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15年機關養老保險收入2737萬元,安排支出452萬元,結轉下年支出2285萬元;城鄉養老保險收入17283萬元,安排支出13794萬元,結轉下年支出3489萬元;職工醫療保險收入4028萬元,安排支出3622萬元,結轉下年支出406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收入36068萬元,安排支出29766萬元,結轉下年支出6302萬元;工傷保險收入136萬元,安排支出29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07萬元;生育保險收入47萬元,安排支出47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2015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370萬元,為年初預算850萬元的161.18%,增收520萬元,比增61.18%;2015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支出1370萬元,為年初預算850萬元的161.18%,增支520萬元,比增61.18%。全年收支平衡。
(五)2015年財政主要工作和措施
1、挖掘增收潛力,實現收入平穩增長。
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幅放緩。
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145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6.79%,同比增長9.3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698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3.52%,同比增長7.54%;非稅收入14476萬元,同比增長14.35%。受大環境經濟轉型升級的影響,稅收收入增速放緩。一是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發展增速放緩,新開建小區數量減少;二是一次性稅源構成較多,結構性穩定稅源的增長幅度較小,增長幅度減緩,由于我縣的經濟底子薄弱,財源企業稀少,財稅收入由于連續幾年的高增長,增長乏力;三是新增重大投資項目進度緩慢,對稅收收入起不到應有的拉動作用;四是受征地減少因素的影響,涉地相關稅收大量減少,特別是幾年來連續增收的耕地占用稅收入連續兩年大幅減少,成為影響收入完成的重要因素;五是新經濟常態下的各種減稅措施不斷推出以及我縣的基礎稅源企業和新增稅源企業增長乏力,特別是2015年下半年營改增范圍擴大,建安房地產列入改革試點的范圍,對地稅工商各稅收入的影響比較大,2015年營改增試點改革,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入縣庫額1076萬元比增69.45%,由于營改增的影響,縣級庫少收入約2000萬元。2016年營改增改革將繼續擴圍,對縣級地稅收入的沖擊將進一步加大。
⑵拓寬視野,挖掘潛力,尋找新的稅收增長點。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消費升級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悄然顯現,2015年車船稅在保持5年的連續增長之后,繼續比增25.04%,房產銷售營業稅和旅游營業稅比增21.32%,土地增值稅比增93.24%。上述三項稅收縣庫同比增收2678萬元,有效對沖了所得稅、土地使用稅、資源稅等稅收收入的下滑造成的不利影響。因此,拓寬視野,充分挖掘增收潛力,利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尋找和培植新的利潤增長點,積極擺脫傳統行業增長乏力影響,為今后的財稅收入找到新引擎。
⑶民生保障有力,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增收。
近年來,隨著各項惠民、惠農政策的實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陸續實施,高速公路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城鎮飲水安全、城鄉垃圾處理、中小河流整治等各項民生項目對收入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農林水支出和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增長57.86%和140.94%。
⑷發揮稅務稽查長效機制保障作用。
自稅務稽查長效機制建立以來,通過對經濟戶口的工業用電情況、銷售收入、經營業績、納稅情況等環節的進行常態化監控,對欠收、少收的稅收予以一次性補繳,2015年通過稽查,查補稅款入縣庫1026萬元。通過建立常態化稽查機制,堅決堵住收入漏洞和死角,確保應收盡收。
2、科學理財,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979萬元,比上年235291萬元增支103872萬元,增長37.35%。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在保障公共管理和重點支出方面,財政支出速度、效率全面提升,財政支出時效性、均衡性比以往明顯增強。支出結構體現了“保證運轉、傾斜重點、突出民生、和諧發展”的特點,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重點支出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投入32844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24%,比去年增加94374萬元,提高1.07個百分點。在財政支出中,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得到落實,全年共安排資金25859萬元。
⑴認真編制部門預算,積極做好預算計劃。2015年是我縣列入省直管縣的第二年,根據省財政廳的要求,結合我縣的實際,我們嚴格把關,認真細致編制縣級一級預算單位部門預算,嚴格要求各單位執行網上公開部門預算的有關規定。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發展項目,重點列入預算,確保縣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并按人大審議通過后的預算嚴格執行,認真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嚴格把關,確保資金發揮最大使用效益。
⑵加大教育投入,創建廣東省教育強縣。全年投入教育資金101629萬元,比上年增長30.52%。2012年教育創強以來,我縣先后投入資金4.8億元,其中:縣級以上財政投入3.5億元,社會捐資1.3億元。目前,全縣17個鄉鎮(街道)創建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教學水平持續提升,教育事業發展保持良好勢頭。
⑶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一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支出保障工作。一是低保補差標準進一步提高。2015年,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7444萬元,為城鎮低收入和農村貧困人口15016戶,359032人/次低保對象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安排醫療救助金367萬元,為低保對象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33792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特困家庭醫療救助;安排臨時困難生活補助110萬元。二是發放五保供養對象達到45960人/次,安排五保供養經費1861萬元。三是安排孤兒基本生活費6132人/次,資金474萬元。四是發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資金人數1351980人/次,資金13796萬元。五是嚴格執行醫療保險制度,安排城鎮職工醫療費支出5104萬元。六是全縣城鄉居民參加醫療保險人數810216人,完成參保任務的105.24%,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2015年縣財政補助參保城鄉居民配套資金6076.6萬元,中央、省財政補助25476.94萬元,到位城鄉居民醫療資金36414.84萬元,全部足額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城鄉居民醫療補償金29947.1萬元。七是安排揭西縣部分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補助對象1140人/次,資金16萬元。八是落實好殘疾人生活津貼和護理補貼工作。撥付發放4193位殘疾人的生活津貼,共502萬元;撥付發放6117位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共1101萬元。九是安排補助全縣村(社區)“兩委”干部繳納養老金427萬元。十是落實干部職工工資改革提高工資補貼6000萬元。
3、深化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2015年,我們不斷深化財政改革,以改革作為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財政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建立了執行有規,管理有序的財政運行機制,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⑴積極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加快預算支出進度,確保各項資金盡快發揮效益。
按照國務院有關經濟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文件精神的指引,通過積極組織各預算單位、各主管部門盤活部門存量資金,統籌用于縣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資金中去,優化支出結構,籌集資金切實辦好教育均衡發展、道路交通建設、環保生態、農村生產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服務、勞動就業、公共設施建設等重點民生工作,確保民生投入的增長快于一般性支出增長,以惠民實效取信于民。2015年我縣盤活存量8621萬元,全部投入重點民生項目支出,通過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確保財政資金盡快發揮效益。
今年以來,國務院和省政府高度重視財政支出進度和壓減庫款規模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制定了財政支出進度考核辦法、財政綜合支出與轉移支付掛鉤辦法和財政庫款存量與增量調度掛鉤辦法等,并在9月份召開了全省財政支出進度集體約談會,對我縣的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和壓減庫款水平以促進全縣經濟的平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政支出進度全年目標45.4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42.1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3.3億元),財政庫款規模壓減到1.5。為此,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全縣各預算單位和主管部門參加的迅速推進專項資金項目進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降低財政庫款規模的會議,嚴肅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將此項工作提高到政治高度來全力組織實施,確保全年支出考核的順利達標。
⑵縣公務用車改革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揭西縣全面推進公務用車改革總體方案〉和〈揭西縣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制定了《揭西縣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涉及的車輛處置辦法》、《揭西縣公務交通補貼管理辦法》和《揭西縣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定向化保障車輛管理辦法》。根據縣車改辦移交縣直機關64個單位上報441部車改檔案材料中的保留和封存車輛進行核實和匯總,對各單位提供保留和封存車輛進行逐一核實、照相、造冊、歸檔。及時將縣編辦、人社局核實58個縣直機關單位車補人員名冊,涉改人員2310人,實際補貼人員2039人,每月補貼金額82.245萬元,于2015年11月將車補資金發放到個人手中。
⑶推進行政村(居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創新基層治理,推動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的統一部署。我縣按照機構人員、場所標識、流程內容、信息系統和經費保障“五個統一”的要求,現已建成17個鎮級公共服務中心;完成全縣17個鄉鎮(街道)318個村(居委)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終端建設。建立了集文化、體育、衛生計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食藥安全、民政、人口、黨建、信訪、三資監管、村政務公開等于一體的縣、鎮、村三級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基層公共服務便利化、統一化、網絡化。
⑷籌劃鄉鎮(街道)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前期準備工作。按照省財政廳關于在2016年全面推開鄉鎮(街道)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管理工作的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制訂了《關于印發鄉鎮(街道)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為確保鄉鎮(街道)國庫改革的順利實施,我們組織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撥付流程培訓和財政一體化記賬系統培訓,以及安排電腦技術人員調試鄉鎮(街道)系統網絡,為2016年鄉鎮(街道)國庫改革的實施做好積極的準備。
⑸認真做好“兩院”上劃及“兩局”下劃工作。2016年起我縣法院、檢察院納入省財政預算統一管理;工商局、質監局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管理。自接到通知文件后,我們積極配合兩院做好經費、資產劃轉等工作,確保改革期間平穩過渡;積極配合兩局人員調整、預決算編制及預算執行和調整的前期工作,落實經費保障,確保工商、質監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⑹繼續完善揭西縣財政賬務一體化信息平臺工作。我縣財政賬務一體化信息平臺現有373個賬套。一是完成財政賬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基礎工作。主要有基礎數據的錄入、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對全縣的行政事業單位及教育系統會計人員的培訓。二是做好財政賬務一體化平臺日常管理。主要是監督各單位是否按時將財務事項全部錄入平臺;檢查單位使用平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相關單位整改;管理單位用戶權限,如單位需變更人員信息和用戶權限由各業務股核實經領導批準后變更。
⑺不斷完善國庫支付制度建設。一是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平臺建設。擴大網絡架構,加快應用信息系統的開發,對預算單位的會計信息通過網絡技術支持進行集中監管。并完善財政支出管理電子平臺和財政動態監控系統,保證信息的實時反映、資金及時清算和動態監控。二是做好資金撥付及會計核算工作。2015年,做好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公務員公車改革補貼工作,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細致的前期工作,確保資金安全發放。2015年,國庫集中支付資金共計283142萬元,其中:財政直接支付248798萬元,財政授權支付34344萬元。
⑻完善部門預算編制和預算公開。今年是我縣列入財政省直管縣的第一年,根據省財政廳的要求,結合我縣的實際,編列年度部門預算遵循的原則是“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收支平衡”,嚴控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做到“三公經費”預算只減不增,嚴格追加預算支出管理,確保對民生的投入以及縣的重點項目支出。實行“零基預算、綜合預算”做到資金安排有保有控,根據我縣的財力、人員、經費需求方向、經濟發展要求,制定部門預算方案。做好全縣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預算、決算的公開工作。
⑼完善政府債務管理,防范金融財政風險。2015年以來,按照省政府對政府債券管理的規定,對地方新增政府債券實行限額管理,并加強對審計確認債務的消化工作,省財政通過發行期限不同的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和定向置換債券,對2015年到期的審計債務予以置換消化,將地方政府的債務轉化為與省財政廳之間的分期債務,由以后年度分期償還。為加強政府債券的管理,我們按照上級的要求和縣政府的規劃,積極做好相關財務核算和債務登記管理甄別工作,確保債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為做好政府債務的化解和防控由債務風險引發的財政風險問題,組織全縣負債單位對所欠債務項目進行全面甄別,區分債務性質與項目內容,對于臨時性發生和金額較小的債務,責令各單位及時組織化債,對于逾期時間較長的債務,要求各單位制定還款計劃,逐步消化,并重申各單位新增債務的法律風險。經過全縣的努力,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縣我縣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5002萬元,償還債務17294萬元,余額55768萬元,控制在省政府核準的我縣地方政府債務限額72450萬元以內,有力的防范了債務風險的發生。
⑽完善財政專項資金制度,加大監管力度。為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用好各級專項資金,我局與主管部門陸續制定了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等一系列管理辦法、規范專項資金的申報撥付和使用行為,確保專項資金落到實處,發揮效益。建立專項資金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對各級專項資金的使用采取全覆蓋檢查、隨機抽查和跟蹤檢查的方式,以制度規范行為,以監督檢查促專款專用,嚴格財經行為,并形成各單位使用專項資金的自覺行為,真正實現專款專用的目標。2015年檢查了縣農業局、縣委黨校、縣文化館、縣圖書館、縣博物館等五個單位。通過本次檢查,有效提高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執行財經紀律、經濟核算和管理水平,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4、強化學習,提高依法理財執行力。
2015年,我們進一步強化問責機制,增強黨員干部職工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積極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做到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主動適應財政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把自身建設擺到更加重要位置抓緊抓好,切實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作風,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效能,提高工作質量和執行力,努力打造一支作風優、能力強、素質高的財政干部隊伍。一是積極開展“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把“三嚴三實”重要論述貫穿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財政日常工作之中,認真安排,精心部署,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堅持用學習活動來指導工作實踐,與財政工作緊密結合,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大力弘揚釘釘子精神,堅定不移地抓好各項財政工作部署。二是完善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通過完善制度來管人管事,規范財政行為,使局機關制度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軌道,促進廣大干部職工在工作中自覺遵守和執行,規范自己的行為準則,做到有條不紊,快速、高效地進行,干凈干事,依法行政,提高透明度,樹立了財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草案、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社保基金預算草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2015年我縣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篇之年,迎難而進,積極進取,確保穩定可持續運行將是預算執行的主基調。雖然面臨種種困難和不利因素,民生支出提標剛性和政策性支出大幅增加,以及國家推進的社保養老并軌改革、公車改革和基層公務人員工資改革等改革措施以及化解債務風險等多方面的影響,新一年度預算執行仍將充滿機遇與挑戰,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力組織收入,嚴格按新預算法的要求執行新一年度的預算收支,做到量入為出,嚴控一般性和“三公經費”支出,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定好收入目標,按輕重緩急做好支出安排,確保全年收支平衡。
2016年財政預算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創新揭西、生態揭西、美麗揭西、活力揭西、幸福揭西”核心工作,堅持牢固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狠抓增收節支、支持創新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集中資金確保民生投入、政權運轉和社會穩定;加大縣重點項目資金的投入,為我縣“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今年我縣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計劃如下:
(一)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收入預算方面
2016年,預算總收入323392萬元,在總收入中:(1)縣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014萬元,比上年收入增加5555萬元,增長10.8%。稅收收入41422萬元,比上年收入增加4439萬元,增長12%,其中:國稅收入11975萬元,比上年增加1283萬元,增長12%;地稅工商各稅收入25087萬元,比上年增加2688萬元,增長12%;契稅和耕地占用稅4360萬元,比上年增加468萬元。非稅收入15592萬元,比上年增加1116萬元,增長7.71%。(2)上級補助收入214119萬元;(3)上年結轉27827萬元(其中:上年專項資金結轉24674萬元,債券轉貸收入結轉1013萬元,預算單位額度結轉2140萬元);(4)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7124萬元;(5)基金結轉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萬元;(6)調入資金7293萬元。
支出預算方面
2016年,預算總支出323392萬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4548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300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付息支出264萬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4548萬元,其中:(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4277萬元;(2)國防支出275萬元;(3)公共安全13476萬元;(4)教育支出79961萬元;(5)科學技術支出514萬元;(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946萬元;(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3964萬元;(8)醫療衛生支61706萬元;(9)環境保護支出10171萬元;(1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435萬元;(11)農林水事務支出31115萬元;(12)交通運輸支出3120萬元;(13)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2671萬元;(14)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1447萬元;(15)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1612萬元;(16)住房保障支出4194萬元;(17)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支出1486萬元;(18)其他支出2458萬元。
收支平衡方面
2016年,預算總收入323392萬元,預算總支出323392萬元,按省政策性要求計劃收支平衡。2015年財政仍然存在包袱2000萬元,主要是鄉鎮超收及政策性支出當年無法兌現,需新年度承擔支付。
(二)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草案
2016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按照財政部《2016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規定進行編制,2016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安排5814萬元,加上上年專項基金結轉4185萬元,基金預算總收入9999萬元。2016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安排9999萬元(其中:按財政部調整基金科目要求,調出基金15萬元在公共預算中安排支出;安排專項債券付息支出4萬元),收支相抵,計劃收支平衡。
(三)社保基金預算草案
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完善預算編制體系,編報社保基金預算。按照財政部《2016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規定進行編制,2016年社保基金預算收入安排65690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76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9906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403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8797萬元,工傷保險基金152萬元,生育保險基金41萬元。2016年社保基金預算支出安排57833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44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5655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76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7909萬元,工傷保險基金28萬元,生育保險基金40萬元。收支相抵,本年結轉7857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完善預算編制體系,編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照財政部《2016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規定,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800萬元(主要是企業利潤收入)。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800萬元。收支相抵,計劃收支平衡。
(五)振奮精神,迎難而上,確保全年預算收支平衡。
1、拓寬稅源渠道,千方百計保增長。
2015年我縣財稅收入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完成51459萬元,今年計劃增長10.8%,實現57014萬元。在國家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的過渡期,以及我縣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不利的基礎因素影響下,完成2016年的收入增長計劃將特別困難,因此,我們緊緊圍繞在縣委、縣政府的經濟中心在工作,立足于本縣實際,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拓寬稅源渠道,有的放矢的投入財政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千方百計謀發展,抓收入,保增長。繼續大力發掘潛在新生財源和扶持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提供優質企業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的杠桿作用,深化體制調整,調動部門發展的積極性,共同將財稅收入完成好。繼續加強各級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大財政結余結轉資金的盤活和清理力度,使其盡快發揮效益。發揮生態補償考核機制的獎補作用,做到既保護好生態環境,又促進地區經濟的綠色發展,為財政增收創造積極有利條件。堅持做好預算收支執行分析工作,加強財政收入增長分析監測,及時掌握各種增收和減收因素,針對性挖潛防漏,有效提高收入征管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提高稅收征收效率。
2、完善支出體系,科學謀劃保民生。
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嚴格執行縣人大批準的財政預算草案計劃,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年度中除了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大支出項目和民生項目支出以外,原則上不追加支出預算,切實做到依法理財。以公共財政理念為導向,完善預算支出體系,建立財政賬務一體化信息平臺體系,將各預算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以及賬務核算、信息共享等方面通過網絡實現一體化互聯互通,真正實現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民生優先,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民生保障機制,強化底線民生保障,大力構建和諧社會。一是繼續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則。穩中求進,以收定支;二是堅持統籌調度,在“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前提下“促發展”,繼續優化支出結構,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辦好教育均衡發展和創強建設、基層文體服務、環保生態建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住房保障、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服務、勞動就業、公共設施建設等重點民生工作,確保民生投入的增長快于一般性支出增長,以惠民實效取信于民;三是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對浪費要求,堅決控制一般性財政支出增長,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的支出,做到“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只減不增,嚴控樓堂館所等支出,確保實現公用經費“五個零增長”,倡導勤儉辦事,厲行節約,支持重點項目和民生支出;四是進一步增強預算執行的責任意識和績效觀念,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硬化預算約束,強化預算控制,確保預算收支平衡。五是合理安排調度資金,強化財政保障作用,發揮財政杠桿作用,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3、推進改革發展,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財政改革,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和省財政廳關于率先在全國建立現代預算管理體系的精神,進一步改進預算管理,完善預算編制,依法全面編報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四套預算草案,繼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2016年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向鄉鎮基層延伸,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做到將財政預算、財政決算、“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在人大審議后馬上組織在公開媒體公開;健全涵蓋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監察監督、人大監督及社會輿論監督的監督體系,建立橫向覆蓋所有財政支出、縱向覆蓋財政支出管理全過程的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強財政結余結轉資金的管理與控制,加強國庫庫款的動態保障管理,積極盤活存量資金,防止庫款過多沉淀在各個環節,加大統籌安排資金的力度,用好盤活的存量投入到社會事業發展急需的領域,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三是強化政府債務監管,健全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逐步消化存量,按照省政府下達的債務限額,依法控制債務增量,積極防范潛在財政風險,確保財政平穩安全運行。四是將公共服務平臺向村級延伸,2016年將全面覆蓋所有318個行政村和社區,實現惠農、惠民政策落實到農村、落實到農民的生產生活中。
4、加大財政監督,確保財政資金落到實處。
將財政監督工作納入反腐倡廉工作大局去謀劃和推進,嚴格依法理財,不斷完善改進監督方式,逐步建立起覆蓋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財政監督管理工作邁向新臺階。加強新預算法的學習,貫徹領會新法精神,加強各級財政資金的管理與監督,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與學習,對列入部門預算的專項資金和上級補助的各類專項資金利用科技手段,以動態監管、適時監控、事前構建、事中規范、事后監督的模式,進行監督管理,從制度上、技術上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行,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并發揮績效。通過監督檢查,促使各單位厲行節約,勤儉節約,自覺遵守財經紀律,使財政資金的管理更趨于完善。
各位代表,2016年是我縣奮發圖強,再上新臺階的一年,也是完成號“十三五”規劃的開篇之年,我們將按縣委、縣政府全面建設“創新揭西、生態揭西、美麗揭西、活力揭西、幸福揭西”的總體部署,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開好頭、起好步,振奮精神,積極進取,解放思想,刻苦勤勉,勇于擔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創業激情努力工作,為我縣社會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6年2月1日